橋上一棟樓,樓下一架橋,橋下一條河,樓上一片天。
——題記
不知何時起,那橋就立在了那里,在我爺爺小時候它就已經屹立在了那里。有人說,它是一位王爺與另一位王爺比闊留下的;有人說,它是一位神仙到了這里,看見這里發了水澇,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百姓死去,便用法力筑了一架橋,讓人們到這里避難。所有的所有我無從得知,但我知道,這架橋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屹立在了這里。
它屹立在青衣江上,古樸的瓦房筑在金碧輝煌的橋上,橋下是湍急的河流。橋上車水馬龍,人來人往。但是瓦房可以隔絕一切喧囂,房頂上架著長青藤,似乎永不凋零。
春天,長青藤舒活舒活筋骨,生出幾片試探的小葉子,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。它讓整個廊橋顯現出生氣蓬勃的活力;夏天,被長青藤吞噬得只有稀稀拉拉的陽光照在地上,和橋下的河流相互交織著;秋天,長青藤結了果實,秋風習習,夾著青衣江的味道,讓廊橋略顯蕭條之意;冬天,下點小雪,長青藤與橋都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雪,而沒被蓋住的柱子,顯得格外的顯眼。
房子是暗灰的,橋是金黃的,江是綠的。
橋上有幾戶人家坐在天臺上,長青藤為他們遮光,橋中的人行色匆匆,好像趕不到什么似的,橋下的漁船慢悠悠地劃著,與波光粼粼的水面融在了一起,消失在了天際,只留下身后瀲滟的水光。
這是一種美,橋上的人和橋下的漁夫看得清清楚楚,可橋中行色匆匆的人卻欣賞不到如此美好的情景。生活的快節奏,社會的壓力,已經讓人走得越來越快,讓人越來越累,從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,讓人像行尸一般。
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終點,而是在這漫漫長路中的點滴。
(此作者散文《距離》參加2014年“新人杯”第十五屆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學大賽中獲 國家級二等獎)
上一篇:“簡” 文學社,開講啦
下一篇:【十周年校慶季·教師作品展示】《十年風雨...